
導讀:用盡12年時間,去賭那2%的概率,碩士生送外賣的事,使得“讀書無用論”再起波瀾。讀書的目的,不單單是為了賺錢,還有兒時的理想、詩和遠方。銅墻鐵壁之外,是廣袤無垠、貧瘠的土地,曾盼望走出大山,如今,卻想要從城市中逃離。
文/金葉哥哥
“挖掘技術哪家強”?
想必,我不用說下句話,也已經有人猜到了。
這有什么可笑的呢。
曾經有個小學同學,他是真正地學到了技術,月薪一萬多,超過如今絕大部分畢業生的收入。

剛出校門的學生滿懷期待,然后求職屢遭拒絕,到人才市場上看了看,才知道手中的文憑,正處在過剩的時代。
高考,就是一座獨木橋。
世界上不止這一座,還有千千萬萬座獨木橋。
再看看技工招聘處,應聘者寥寥無幾。

我們缺的,不是有理論知識的大學生,而是會一門技術,肯踏踏實實干活的勞動者。
你讀大學的目的是什么?
歸根結底,是為了找一份好工作。
不知不覺,你走到了獨木橋,畢業后沒工作沒收入,進退兩難。

從前常常聽見有人說,如果你不努力學習,將來考大學,多半也只能“蹲在家里”。
然而,當你吃盡了學習的苦,發現自己也許并不適合讀書,可父母花了12年來陪讀,青春不復,時常迷茫、自卑。
你也只能啃老。
扎心嗎?
有遠見的父母,早已想明白這一點。

其實每個父母,都希望將來孩子能坐到辦公室里,干干凈凈地享受體面人生。
所有家庭幾乎都這樣想,把兒女當成寶一樣的養著,未經世事,造成了社會競爭力大,技術方面卻是一片空白。
當然,你也可以反駁,因為大學是工作最基礎的門檻,是企業篩選人才最簡單的方式。
但也別忘了,360行,行行出狀元。
中國的學歷觀念是暫時無法改變的。

與此同時,知乎上的這樣一個問題,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
研究生學歷是否已經爛大街了?
要去北上廣,想進大公司、應聘外企高管,碩士學歷一抓一大把。
先別說碩士,就是本科,在某些地方都是稀缺。
中國不止有北上廣,不止有一線城市,不止有互聯網和金融業。
你去過中國的農村嗎?

這個世界上,真的還有很多貧窮的人。
我們足下的土地很廣闊,你不了解。
另一方面,則是科技和勞動間的矛盾。有人說:
未來20年內,機器人有可能會替代勞動,彼時,人的智慧將沒有機器的速度快了。
當然,這只是一個猜想。
知識不完全等于金錢,但它可以給你提供一些機會。
我們也不能總是拿著別人成功的例子,來時常鞭策自己,畢竟人無完人,更何況時代已然不同。

曾經下海經商是潮流,那個時代的部分人,他們已經取得了成功。
幸存者偏差。
并不是每個人都有那種機會,又或每個人都有獨特的發光點,只是沒有被挖掘出來。
在我看來,這些話都不絕對。
找準適合自己的、感興趣的事情去做,在適合的地方發展,就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本期話題:
文化理論和實踐技術你怎樣選擇?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本文系“金葉哥哥”原創發布,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刪圖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