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4單季營收和凈利潤增加,華中數控(300161.SZ)結束前三季虧損,全年實現盈利。
今晚,華中數控發布年報顯示,公司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21.15億元,同比增長27.13%(調整后);凈利潤2709.07萬元,同比增長45.7%(調整后)。
財報顯示,公司Q4單季實現營收、凈利潤分別為8.18億元和6070萬元,而Q1-Q3,公司各季凈利潤分別為-3854萬元、343萬元、149萬元。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公司業務具有季節性特點,年底結算確認是常態,往年都是四季度情況(更)好些。
另外,公司計提2023年度各項資產減值準備共計約9071萬元,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資產項目主要為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存貨等,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減少凈利潤約7895萬元。
分產品看,公司數控系統和機床營收占比42.18%,去年實現收入8.9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6.22%;機器人與智能產線營收占比為52.87%,去年度實現營業收入11.1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35.53%。
在2023年通用制造業整體復蘇不及預期的背景下,公司營收和凈利潤實現雙增,一方面是公司高端五軸數控系統在汽車及零部件、激光加工等領域,開始為重點企業進行批量配套;二是公司工業機器人在3C等行業實現批量運用,并切入到鋰電、光伏等需求旺盛的新市場。
年報顯示,在數控系統與機床業務領域,華中數控與國內主要機床廠均實現了批量配套,下游客戶包括秦川機床、深圳創世紀、宇環、藍思科技等。公司此前接受調研時透露,高檔數控產品從1到100的規?;瘧?,往往面臨缺乏應用場景的難題。華中9型智能數控系統已在國內多家機床企業小批量配套應用。公司通過調整產品結構,保持高端化數控系統的增長。
另外,隨著工業機器人及智能產線行業下游應用領域橫向拓寬,汽車、電子行業等存在大量替代空間。通過引進自動化裝備和生產線,企業能實現成本的節約、生產效率的提高以及產品質量的提升。在智能產線業務領域,業績的突破集中體現在子公司華數錦明,華數錦明在新能源領域和物流領域與多家頭部企業合作,簽訂和實施了多條動力電池裝備智能產線。此外,報告期內海外市場獲得超過5億元的出口訂單。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工業自動化市場規模達2611億元,同比增長 3.2%,預測2024年我國工業自動化市場規模將增至3011億元。
華中數控子公司華中數控(南京)研究院、西安華數已正式開業投產;鄂州、佛山、溫嶺三大產業基地正加緊建設。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財聯社記者表示,鄂州基地主要是高端數據系統擴產,佛山基地是機器人擴產。
另據此前公司定增計劃,公司計劃定增募資10 億元,主要用于:一是工業機器人技術升級和產業化基地建設項目(一期),項目建成后將形成年產20000套工業機器人的生產能力。二是五軸數控系統及伺服電機關鍵技術研究與產業化項目(一期),預計實現年產1200套五軸加工中心數控系統、500套五軸車銑復合數控系統、300套五軸激光數控系統、2500套專用五軸數控系統、25萬臺伺服電機、5萬臺直線電機的生產能力。
——信息來自:科創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