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8月一整月的融資市場來看,獲得融資的企業主要分布于醫療機器人、人形機器人、服務機器人與機器人核心部件領域。具體來看,清能德創、軟體機器人、華科精準、瑞龍諾賦、佳安智能、蔚藍科技、全宇工業、木蟻機器人均完成了近億和過億元大額融資,總融資金額超9億。
總體來看,8月機器人市場融資節奏放緩。那么,2023年8月份機器人行業到底有哪些融資事件發生?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醫療機器人:
1.華科精準宣布完超億元D+輪融資
8月2日消息,國內神經外科診斷與微創手術治療智能平臺華科精準(北京)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超億元D+輪融資。本輪投資方包括信達鯤鵬、水木投資、鈞山資本和匯譽投資,老股東德諾資本持續加碼。至此,華科精準D輪融資宣布完成。
2.梅奧心磁完成A+輪融資
8月14日消息,紹興梅奧心磁醫療科技完成由創瑞投資領投的A+輪融資。據悉,本輪融資后將加速TITIAN提香心臟電生理介入器械控制系統臨床注冊進程,并推進公司多個重磅手術輔助控制系統產品線研發,進一步完善運營體系,提升公司在心臟介入領域手術輔助控制系統的技術優勢。
3.馥逸醫療完成A輪融資
8月28日消息,專注于頭頸以上顯微外科手術機器人平臺的上海馥逸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馥逸醫療”)完成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紅杉中國領投,道彤投資持續追投,所募資金將主要用于加速產品線的研發、臨床、團隊擴充、研發中心建設及GMP車間投入使用。
4.瑞龍諾賦宣布完成近2億人民幣融資
8月30日消息,瑞龍諾賦(Ronovo Surgical)宣布完成近2億人民幣的Pre-B+輪融資,由紐爾利資本領投,新進投資方翼樸資本跟投。公司所有老股東禮來亞洲基金、維梧資本、經緯創投、GGV紀源資本、LRI江遠投資共同參與了本輪融資,浩悅資本擔任本輪融資獨家財務顧問。
圖片
仿生機器人:
1.帕西尼感知連續完成數千萬元Pre-A及加輪融資
8月12日消息,帕西尼感知科技(以下簡稱“帕西尼感知”)已連續完成數千萬元Pre-A及加輪融資,本輪領投方為盈富泰克,加輪方為光躍投資。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拓展產品體系、觸覺傳感器產品、靈巧手及人形機器人研發。
2.月泉仿生獲千萬級天使輪融資
8月13日消息,致力于仿生科技創新與引領的北京達奇月泉仿生科技有限公司已完成天使輪融資,本輪投資方為北京中關村發展集團啟航投資。融資所得將用于推動高自由度通用型仿生人形機器人運動系統及核心零部件的產業化,以創新技術路線和務實高效的經營理念開啟仿生科技新征程。
3.智元機器人獲比亞迪投資
8月24日消息,天眼查APP顯示,智元機器人關聯公司上海智元新創技術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新增彭志輝(稚暉君)為董事,新增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等為股東,同時公司注冊資本由約4847萬人民幣增至約5097萬人民幣。
4.蔚藍科技已完成過億元A1輪融資,主打四足機器人產品
8月30日消息,蔚藍科技已完成過億元A1輪融資,由國資市場化基金領投,老股東追投,本輪融資主要用于加速產品研發和生產、人才隊伍建設以及完善供應鏈體系等方面。
核心部件:
1.佳安智能完成新一輪近億元A輪融資
8月7日消息,機器人智能磨拋工作站及核心部件研發商佳安智能完成新一輪A輪融資,融資金額近億元。本輪資金的主要用途為新產品研發及提升交付效率。據了解,佳安智能成立于2018年7月,是一家專注于機器人智能磨拋工作站及核心部件研發、生產、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通過自研機器人力控系統、智能磨拋軟件和持續積累的工藝數據庫,已經解決含葉片在內的各類復雜曲面零件的自動化打磨難題。
2.同川科技正式引入數千萬元A輪融資
8月22日消息,同川科技正式引入數千萬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是在新的背景下,同川科技獨立發展引入的第一輪外部投資。此次融資由索道投資領投,資金將主要用于公司諧波減速機產能擴張、新產品研發和市場開拓,實現機器人諧波減速器、機器人關節模塊產業化的戰略布局。
3.清能德創完成過億元戰略融資
8月21日消息,工業機器人伺服驅動領先者清能德創正式宣布完成過億元戰略融資。據悉,本輪融資由國風投(北京)智造基金、國新科創基金聯合領投,中車資本基金、中科海創基金、北創投基金跟投。此次融資的資金將主要用于技術研發、產品迭代和市場開拓,實現從產品向基于方案和定制化服務的行業布局。
服務機器人:
1.來飛智能再獲Pre-A輪融資
8月7日消息,人工智能驅動機器人初創公司來飛智能宣布,已完成對來自美國和中國精選投資者的新一輪融資活動。這標志著來飛智能的累計融資已超過千萬美元。為其在智能草坪護理機器人領域的場景性能持續領先提供了強大的資金支持。
2.小醫俠健康機器人完成兩千萬天數輪融資
8月30日消息,上海隨醫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獲得兩千萬天數輪融資,其中上海沫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八百萬,華東互聯網產業園投資一千兩百萬。此次的成功融資為上海隨醫行智能科技人工智能大健康業務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本輪資金將重點投向小醫俠健康機器人的市場推廣和技術研發。
工業機器人及技術:
1.全宇工業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
8月3日消息,專注于鑄件打磨機器人技術的全宇工業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由德聯資本和北京國管順禧基金投資。據了解,本輪資金將主要用于產能提升、產品迭代和新業務模式實施等事務。
2.軟體機器人SRT連續完成C輪和C+輪共1.5億元融資
8月7日消息,軟體機器人公司SRT連續獲得兩輪共1.5億元融資,專注全新機器人驅控技術。其中C輪融資由金石投資領投,C+輪由神騏資本、灼星基金投資,星涵資本擔任長期獨家財務顧問。
3.AI科技創業公司雅可比機器人已經完成天種子輪融資
8月25日消息,AI科技創業公司雅可比機器人已經完成天種子輪融資,投資者包括百度前COO、YC中國創始人陸奇。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成立僅4月即完成種子輪融資,雅可比機器人的一大亮點就是,可模擬人類大腦的學習和理解方式,只需要口頭對機器人說或者通過文字的輸入,理解、拆解、并執行任務。
移動機器人:木蟻機器人宣布完成B2輪超億元融資
8月16日消息,自動駕駛無人運輸解決方案提供商木蟻機器人宣布完成B2輪融資,融資金額超億元,領投方為中信建投資本,湖州潯商創業跟投。據悉,本輪融資金額將主要用于新品研發、海外市場開拓及人才隊伍擴建,進一步夯實木蟻作為快運物流和工業無人搬運機器人頭部公司的影響力。
外骨骼機器人:傲鯊智能宣布完成A輪融資
8月8日消息,上海傲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國儀資本獨家投資,上海博和漢商律師事務所引薦并擔任全程法律顧問。據悉,該輪融資將被用于提升公司外骨骼產品的核心技術、加速核心產品的迭代升級和新品研發、完善團隊架構及產品市場推廣。
(以上由中國機器人網根據公開信息整理,若有遺漏,歡迎留言補充。)
編輯總結:近年上半年,我國機器人產業整體保持穩定增長態勢。數據顯示,工業機器人產量達22.2萬套,同比增長5.4%,服務機器人產量達353萬套,同比增長9.6%。
據醫療機器人行業市場分析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醫療機器人達156億美元,同比增長14.7%。預計到2023年,全球醫療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207億美元。
具體再看中國,據資料顯示,2022年我國醫療機器人市場規模達79.6億元,同比增長34%。隨著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使得社會對老殘輔助和護理的壓力不斷上升,由于我國醫療資源的缺乏,使得市場對于醫療機器人的需求不斷增長。加上近年來手術機器人發展火熱,以及政策的大力支持等多方利好因素下,我國醫療機器人市場規模迅速擴張。
另外,相較于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行業是典型的“長坡厚雪”賽道,前景無比廣闊。其一方面逐步進入萬家燈火,為廣大消費者開啟便捷智慧生活,另一方面廣泛覆蓋配送、醫療、養老、接待等多個商用行業,同時與其他智能硬件設備通信互聯,應用邊界進一步拓展。與此同時,隨著服務機器人成本降低,服務機器人在更多商業領域應用正在成為趨勢。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特斯拉Optimus的亮相,使得人形機器人逐漸成為了國內的市場焦點。據高盛預測,2035年人形機器人市場或將達到1540億美元,國內人形機器人所需的各類核心部件發展將迎來巨大產業機遇。目前,人形機器人賽道處于相當早期的階段,并未形成產業化,隨著各大科技公司紛紛加碼布局,國內產業鏈各環節將有望迎來高速發展。